欢迎访问云南省中药材大数据中心

云南省中药材大数据中心

    紫苏种植指南:紫苏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4-08-16 阅读数:1015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产地生态环境良好,无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而且地形开阔,阳光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壤pH值5.6~7.5,灌溉水源方便,水质清洁,避开土壤有机生物种群地区种植。

    紫苏虽然耐瘠薄,但以选择排灌方便、疏松肥沃、远离工业污染源并能成片种植的壤土为佳。紫苏可连作2~3年。栽培前隔冬翻耕土壤每亩施用烘干鸡粪500kg或腐熟有机肥1500kg,过磷酸钙25kg。整细耙平后栽种。

    2.播种

    长江流域露地播种期为3~4月,黄淮流域等北方地区宜4~5月播种。亩用种子200g。紫苏种子细小,整地一定要精细,以利于出苗。在整好的畦上按行距50~60cm,开5~10mm的浅沟。穴播,按穴距30cm×50cm开穴。播时将种子拌上细沙,均匀地撒入沟(穴)内,覆薄土,稍加镇压,播后5~7天即可出苗。出苗后经过几次间苗,当苗高15~20cm 时定苗。

    3.育苗移栽

    (1)苗床选择

    选择阳光充足、排灌方便、表土不易板结、通气保水性好、含腐殖质较高的肥沃土壤作苗床,苗床与大田之比1:(40~50) 。

    (2)整地施肥 作苗床的田块提早耙耕、晒垄、捡净前茬根茎与杂物,施足基肥,苗床使用充分腐熟和无害化处理的动物粪便及植物残体堆沤有机肥3000kg/hm2,覆入土内,晒垡10天,再撒施45%硫酸钾型复合肥75kg/hm2、尿素30kg/hm2作底肥,肥土混匀耙平整细后作床,床高15cm,长宽视地形和举作方便而定。

    (3)苗床管理

    ①适时揭膜:播种后1周左右即出苗,齐苗后揭膜通风炼苗,根据天气情况,逐步揭膜晒床。

    ②水浆管理:苗床保持湿润,做到不干不浇水,浇水一般在16:00后进行,移栽前须浇透水。

    ③苗床追肥:选用硫酸铵112.5kg/hm2,以后追肥视长势酌情考虑。

    (4)秧苗标准及移栽 在幼苗出土后,苗高5~6cm间苗,苗高15~20cm时,苗紫叶片数2~3片,苗龄30~35天,苗粗壮、矮实,叶片较厚、挺直,根系发达,紫色,无病虫。选阴雨天或午后,按株行距50cm×60cm移栽于大田,栽后及时浇水1~2次。

    4.种植密度

    按每亩9400株、4700株、3800株、3500株、2800株、2300株的密度进行紫苏栽培,分别测定产量,对紫苏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 每亩产量分别为235.33kg、190.62kg、173.75kg、164.62kg和116.10kg。每亩栽种9400株产量高达235.33kg,但在试验过程中,农事操作费工费时,且极不方便,栽种过密,通风透光性差,易发生病虫害,下部叶子极易脱落,腐烂变质,不能药用。栽种过稀,药农收益小,不益于紫苏产业化发展。考虑农事操作方便与栽种效率,紫苏最佳种植密度为每亩4700株。合理密植有利于高产,研究结果为紫苏产业化种植提供了科学依据。

    5.种植方式

    为了适应紫苏规模化栽培,寻找经济效益高且合理可行的栽培方法,比较5种不同种植方式(育苗移栽、点播、条播、机耕撒播、机耕机播等不同栽培方式)的效益。结果表明:育苗移栽方式的产量最高(1675.5kg/hm2),但成本也最高(15924元/hm2),经济效益(10884.0元/hm2)最低。机耕机播和机耕撒播产量分别为1372.4kg/hm2及1317.3kg/hm2,单位成本为5202元/hm2及5952元/hm2,经济效益可达16756.4元/hm2及15124.8元/hm2,显著优于育苗移栽、点播、条播3种栽培方式。机耕机播适宜于大面积的生产区域,而机耕撒播适宜于山区坡地及土地面积较小区域,两者都是较理想的栽培方法。此外,不同种植方式对紫苏分枝位、一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穗数、主穗粒数影响较显著,但对株高、千粒重、籽粒含油量影响不显著。

    6.田间管理

    (1)大田整作 大田应翻耕晒垡、深耕细耙、开沟作畦,开沟深15cm,畦宽80~100cm,达到深沟高垄。

    (2)移栽基本苗 栽植头一天,育苗地浇透水,随拔随栽,双垄移栽,行距30~40cm,株距15~20cm,基本苗15万株/公顷左右。

    (3)水肥管理 在紫苏整个生长期,要求土壤保持湿润。高温雨季是紫苏生长的旺期,应注意排水。如果持续一星期不下雨,就要及时灌水。整个生长期追尿素20~30kg,分别于生长前期和采收期进行,生长后期适当补充磷、钾肥更有利于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①科学施肥:施肥原则:每1hm2单产鲜嫩叶18000kg需要纯N 45kg,P2O5

    517kg,K2O 10kg,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采用多次追肥,一般每隔13天追肥1次,以氮肥为主,配合使用磷肥,促进苗旺盛生长,提高产量。

    基肥:施腐熟农家肥15000kg/hm2和45%硫酸钾型复合肥375kg/hm2。

    追肥:缓苗后追施第一次苗肥,以尿素为主,225kg/hm2。但10片叶后每隔15天追肥1次,开沟条施尿素300kg/hm2。

    叶面喷肥:为保证中后期旺盛生长,叶面喷施1~2次绿龙腐殖酸600倍液或生命素500倍液,促进紫苏采摘后恢复生机,早生快发。

    ②水分管理:紫苏在大田生长期间,干旱时要及时浇水,但不要大水漫灌,梅雨季节,要加强“三沟”清理配套工作,做到雨过田干,降湿防渍。

    (4)中耕除草 紫苏苗定植活棵后,前期生长缓慢,注意中耕除草;要进行勤锄,前期杂草生长旺盛,可采取人工拔除,做到有草即除,防止雨后土壤板结,同时及时中耕培土,提高土壤通透性及土温。

    (5)整枝打杈 紫苏分枝力强,对所生分枝应及时摘除。定植后20~25天要摘除初茬叶,第四节以下的老叶要完全摘除。第五节以上达到12cm宽的叶片摘下腌制。有效节位一般可达20~23节,可采摘达出口标准的叶40~46张。

    7.病虫害防治

    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要求,紫苏病虫害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通过轮作换茬、中耕除草、安装灭虫灯、悬挂黄色粘板诱杀及无公害低毒、低残留药剂防治等多种方法,把病虫害控制在发生初期。按照无公害生产要求,使用低毒、低残留类农药喷杀。确需用药剂喷施,严格采收间隔期达到7天以上。

    来源:书籍《紫苏生产加工适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