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中药材大数据中心

云南省中药材大数据中心

    板蓝根——民间感冒药

    发布时间:2024-07-28 阅读数:752

    一、概述

    板蓝根有南北之分,不同的类别其产地也略有不同。

    北板蓝根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une的干燥根,其根呈圆柱形,气微,味微甜后苦涩,分布在内蒙古、陕西、甘肃、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贵州等地。

    南板蓝根为爵床科植物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的干燥根茎及干燥根,其根近圆柱形,气微,味淡。主产福建、四川,云南、湖南、江西、贵州、广东、广西亦产。

    板蓝根生产加工适宜技术主要以北板蓝根为主。

    板蓝根(Radix Isatidis)是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其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药材名为板蓝根,常用别名为靛青根、蓝靛根、大青根。板蓝根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本草便读》中称靛青根、《分类草药性》中称蓝靛根、《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中称靛根、《本草图经》中称马蓝等。板蓝根味苦、性寒,归心、胃经,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功能,常用于病毒性及细菌性感染,主治温热发烧、风热感冒、痈肿疮毒、丹毒等症。板蓝根在临床上用途较广,除注射液外,主要常与其他中药组成复方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流感、腮腺炎、乙脑、肝炎,是公认的有较好抗病毒效果的少数中药之一。

    板蓝根适应性强,可在耕地上种植,也可种植于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空闲地、林地中;易成活,生产成本低,市场前景好,投入产出效益高;可大规模专业开发种植,也可作为家庭副业兼营,是生产周期短、市场风险小、收益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之一,应积极推广种植。主产于甘肃、安徽、黑龙江、新疆、内蒙古、河南、江西、山西、陕西等地,从2015~2017年全国板蓝根栽培现状调查发现,新疆、内蒙古、陕西、甘肃等地为板蓝根最适种植区。

    板蓝根作为清热解毒药,并不是每种感冒的万能药,它只适用于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等热性疾病的治疗,而对风寒感冒、体虚感冒等并不适用。作为预防用药时,还需要注意服用剂量和时间,不要大量和长期服用,服用时间以3天为宜。过敏体质及脾胃虚寒患者应谨慎用药。

     

    二、药理作用

    《本草纲目》记载:板蓝根主治“时气头痛,火热口疮,热病发斑,热毒下痢,喉痹、丹毒、黄疸、痄腮等”。现代药理实验证明:板蓝根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菌、抗内毒素、抗肿瘤、解热、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强免疫等作用。现总结如下。

    (一)抗病毒作用

    板蓝根有着较广谱的抗菌作用。有学者认为板蓝根抗病毒成分为糖蛋白和多糖,且分离出单一分子量的抗病毒多糖。研究结果还表明,板蓝根多糖除有直接抗病毒作用外,还可促进抗流感病毒IgG抗体的生成,可作为抗病毒疫苗的佐剂。我国学者也研究发现,板蓝根的抗病毒成分为其水提液中的凝集素成分,也有实验结果证实有效部位为结合氨基酸。现已证明具有抗病毒活性的成分或已从抗病毒活性部位分离的物质主要有:尿苷、腺苷、水杨酸、板蓝根、组酸、糖蛋白、多糖、蔗糖、生物碱等。这些化合物分别属于有机酸类、核苷类、蛋白类、糖类、生物碱类等。由此可看出,板蓝根的抗病毒活性物质是多类化合物的组合,是多组分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体系,协同发挥抗病毒作用。长期以来板蓝根一直用于预防和治疗流感、流脑、肝炎、腮腺炎、丹毒、疱疹病毒、猪细小病毒、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病证。近年来对于板蓝根抗病毒作用的研究可分为细胞水平、胚体水平以及动物机体三个方面。

    1.细胞水平研究

    板蓝根在体外细胞水平上抗病毒作用的研究是目前关于板蓝根研究中最常见的。研究表明,板蓝根浓度在50g/L时能完全抑制流感病毒亚甲1型、流感病毒亚甲3型、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病毒(HSV-2)在细胞内的复制,对猪细小病毒以及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亦有较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这表明板蓝根在体外抗感染实验中有较广谱的抗病毒作用。

    胡兴昌等对板蓝根凝聚素粗提液的抗流感病毒作用进行了研究。用丙酮脱脂提取板蓝根生药的凝集素,并分别测定各样品的血凝活性,用45.3mg/ml的样品对流感病毒(A1/京防//97-53H1N1,A1/京防/262/95)进行了体外抑制试验。结果表明,板蓝根凝集素对流感病毒具有显著的直接杀灭作用和预防作用以及较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得出抑制流感病毒的效果与板蓝根凝集素血凝活性的高低有关。以鸡胚法考察15个种质的板蓝根对甲型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血凝滴度实验显示,板蓝根的水提醇沉液对病毒的直接作用、治疗作用、预防作用的有效率分别为100%、60%、70%。

    另有研究表明,板蓝根对柯萨奇病毒有抑制作用。李玲等对板蓝根中的两个新成分4(3H)-喹唑酮和2,4(1H,3H)喹二酮进行了药理试验,结果表明:4(3H)-喹唑酮浓度为0.2%时可抑制柯萨奇病毒,浓度在10-3~10-5mg/ml,可显著促进脾细胞增殖及刀豆蛋白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张宸豪等利用组织细胞培养法研究了板蓝根水煎剂对柯萨奇病毒的抑制作用,抑制指数为2.75。利用柯萨奇B3病毒(CVB3)感染鼠心肌细胞,制成病毒性心肌炎模型,板蓝根(0.25~1.00mg/ml)有一定的抗CVB3病毒及心肌细胞保护作用,可用于进一步的动物实验研究,为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

    板蓝根对疱疹病毒也具有抑制作用,李闻文等将单纯疱病毒2型(HSV2)吸附于Vero-6细胞和BGM细胞,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板蓝根针剂培养,前者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病毒抗原荧光反应阴性,后者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发现细胞生长正常;撤药后继续培养并按原法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说明板蓝根有杀灭疱疹病毒的作用。

    王学斌等利用细胞病变抑制实验测定黄芪、板蓝根单独使用及1:1联合使用在PK-15单层细胞上对猪细小病毒(PPV)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板蓝根单独使用时在体外对PPV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板蓝根、黄芪1:1联合使用时对PPV的抑制作用显著增强,其对PPV的最小直接杀灭浓度提高为0.31mg/ml,最小阻断浓度提高0.075mg/ml。板蓝根在体外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同样有抑制作用,且阻断作用明显优于直接杀灭作用,最小直接杀灭浓度为0.195mg/ml,而阻断浓度低至0.097mg/ml;与黄芪联合使用时,体外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直接杀灭作用和阻断作用均会增强。胡梅等研究板蓝根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体外作用也取得了相同结果。

    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宫内感染造成胎儿畸形、死胎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免疫缺陷患者感染致死及器官移植失败的根源。孙广莲等采用MTT法检测50%中药板蓝根煎剂抗巨细胞毒的效应,发现板蓝根煎剂在1:200稀释度时即有显著的抗毒效应,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抗人巨细胞病毒(HCMV)中药。其抗病毒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所含的尿苷、尿嘧啶、次黄嘌呤等成分有关。板蓝根煎剂与病毒混合存在于培养上清液中,其所含嘌呤嘧啶能于扰病毒DNA、RNA的复制,从而抑制病毒增殖,起到保护细胞免受病毒损害的作用。

    板蓝根对肝炎病毒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蒋锡源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及放射免疫测定(RIA)法,对50种治疗肝炎中草药与制剂进行考察,发现板蓝根及板蓝根注射液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HBeAg)、乙型肝炎病毒的核心抗原(HBcAg)及HBV-DNA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程度与三氮唑核苷(25g/L)、聚肌胞(0.5g/L)相似。

    2.胚体水平研究

    板蓝根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刘盛等采用鸡胚法将不同种质的种子在相同环境中栽培,尽可能多地排除影响药材品质的因素。试验发现大多数种质的板蓝根和大青叶样品对甲型流感病毒A1京防86-1株有明显的拮抗作用,无论是同病毒直接作用,还是治疗和预防作用均有效,仅程度有所不同,而且直接作用普遍稍强于治疗和预防作用。陈白泉等也将制备的不同稀释度的板蓝根含片和板蓝根颗粒液与不同浓度的流感病毒(H3N3)液0.1ml分别接种鸡胚尿囊腔,35℃培养72小时,观察血球凝集试验,结果表明板蓝根含片和板蓝根颗粒对鸡胚内的流感病毒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及病毒稀释倍数的增大而增强。

    3.动物机体研究

    对动物机体直接进行病毒性疾病的研究需要大量的实验动物,费用较高而且试验时间也很长,干扰因素也较多。因此,关于板蓝根直接用于动物机体内抗病毒的研究报道不多。黄纯才等在小鼠育种期内对其投喂板蓝根和病毒灵控制鼠肝炎对小鼠的危害,结果发现该方法提高了小鼠的繁殖能力,也降低了小鼠群鼠肝炎阳性检出率,经过一年多的持续观察,小鼠质量和繁殖力始终保持稳定。另有实验对小鼠鼻腔滴入流感病毒亚甲型鼠肺适应株0.03ml(致小鼠80%~100%死亡的病毒量),接种病毒后经口给板蓝根10g/kg,6h后重复给药,连用9天,发现板蓝根对流感病毒感染的小鼠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二)抗内毒素作用

    内毒素是由细菌产生的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而板蓝根抗内毒素作用早在1982年就有文献报道。板蓝根注射液经鲎试验法、家免热原检查法研究证明有抗大肠埃希菌内毒素作用,试剂与内毒素之间的凝集反应可被板蓝根注射液所抑制,证实其中确有抗内毒素活性物质存在。近期刘云海等提取分离并筛选出F022部位为抗内毒素活性部位,初步确认F02207成分为活性指标成分,并且证实F022部位对于内毒素诱生炎性介质(TNF-α,IL-6)有抑制作用。在显微镜下观察内毒素结构形态的变化也可以证明板蓝根的抗内毒素作用。随之吴晓云等研究发现,板蓝根中分离出的3-(2'-羟基苯基)-4(3H)-喹唑酮、4(3H)-喹唑酮、丁香酸、邻氨基苯甲酸、水杨酸、苯甲酸等化合物具有体外抗内毒素活性,丁香酸有半体内抗内毒素作用。其中,水杨酸(10μmol/L)可显著抑制LPS诱导HL-60细胞释放IL-8,抑制率达82.67%采用LPS预刺激、LP后刺激、LPS与板蓝根多糖同时刺激J744.a.1小鼠巨噬细胞株,分离核蛋白,定量分析NF-кB与DNA结合活性,发现板蓝根多糖在上述3种情况均可抑制LP5刺激引起的NF-кB与DNA结合活性的升高。随着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内毒素具有普遍的影响,众多学者对板蓝根的抗内毒素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许平等将板蓝根三氯甲烷提取物制备成板蓝根磷脂脂质体,以小鼠内毒素血症为模型,观察发现板蓝根磷脂对内毒素血症小鼠巨噬细胞膜脂流动性有保护作用。汤杰等复制家免内毒素性DIC模型,测定其血清中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发现板蓝根可显著降低内毒素性DIC家免血清LPO水平,提高其SOD的活力,从而拮抗内毒素的生物效应。

    (三)抗菌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结果表明,板蓝根具有显著抗菌作用,其抗菌作用并不局限于一个部位,它是通过多种有效成分、多途径地发挥协同作用而表现出抗菌功效。郑汝等研究表明板蓝根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具有广谱抗菌作用。郑建玲等经药敏试验证实板蓝根各级提取物——总浸液、乙醇提取液、正丁醇萃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肠炎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抑菌作用也较显著,并随逐级提取而抑菌活性亦逐级增强。韦等通过测定板蓝根提取物及林可霉素的抑菌圈直径和最小抑菌浓度,证实板蓝根提取物对林可霉素注射液体外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均具有增强作用。此外研究表明,板蓝根水浸液及其提取物对表皮葡萄球菌、八联球菌、伤寒杆菌、甲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脑膜炎链球菌等也具有抑制作用。研究表明板蓝根的抑菌有效成分为色胺酮和一些化学结构尚未阐明的吲哚类衍生物。其中色胺酮对羊毛状小孢子菌、断发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紫色癣菌、石膏样癣菌、红色癣菌、紫装表皮癣菌等7种皮肤病真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为5μg/ml。由此可见板蓝根具有广谱抗菌作用。

    (四)抗炎作用

    板蓝根70%乙醇提取液经实验证实有抗炎作用,表现在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大鼠棉球肉芽组织增生及醋酸致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抑制作用。新近从板蓝根中分离出的依靛蓝双酮经实验证明有清除次黄嘌呤与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产生的过氧化物、刺激嗜中性粒细胞、抑制5-脂氧化酶的活性和降低细胞分泌白三烯B4水平的作用。在对板蓝根的抗氧自由基的活性进行研究时还发现极性较大的D流分较粗提取物对氧自由基的清除率更高;从流分D中分离得到的流分D1、D2在各浓度时对氧自由基的清除率都比流分D低,而极性较大的流分D3、D4、D5对氧自由基的清除率与流分D相当,说明板蓝根高极性流分及其亚流分含有抗氧自由基的活性物质。卫琮玲等研究板蓝根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的效应,结果板蓝根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跖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可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及降低醋酸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表明板蓝根提取液通过对急、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模型及肉芽肿组织增生的抑制,而发挥抗炎作用。Wang等在筛选抗SARS中成药的药理实验中确证板蓝根能显著拮抗细菌、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

    (五)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板蓝根在抗菌抗病毒的同时也能够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实验证明板蓝根多糖对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均有一定促进作用,腹腔注射板蓝根多糖(ⅡP)50mg/kg可显著促进小鼠免疫功能、如能明显增加正常小鼠脾重、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数,对氢化可的松(HC)所致免疫功能抑制小鼠脾指数、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数的降低有明显对抗作用;显著增强正常及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迟发型过敏反应;增强正常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ANAE阳性百分率,并明显对抗HC所致的免疫抑制作用;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明显增强抗体形成细胞功能,增加小鼠静注碳粒廓清速率。张红英等以板蓝根多糖作为免疫增强剂联合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灭活疫苗免疫仔猪,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猪外周血CD3+、CD4+、CD8+细胞百分数,并用ELISA法检测猪血清中抗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抗体水平,证明板蓝根多糖能显著提高仔猪的CD3+、CD8+淋巴细胞的百分数和特异性抗体滴度表明其能显著增强猪对常规灭活病毒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秦箐等研究板蓝根低极性流分的分离及其免疫活性时发现,从板蓝根二氯甲烷-甲醇(1:1)提取物中分离出的A、B、C、D、E5个流分及其相应的亚流分对PMN化学发光有双向免疫活性,在低浓度时具有激活作用,在高浓度时具有抑制作用。提示有可能从板蓝根中获得免调节类药物。晋玉章等通过胃给药,考察板蓝根中性、酸性、碱性和两性4个部位对小鼠碳粒廓清指数、迟发型超敏反应影响,证明了板蓝根酸性和碱性部位是调节免疫功能的活性部位。

    (六)抗肿瘤作用

    梁永红等采用MTT法测定板蓝根二酮B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及卵巢癌A2780细胞的抑制作用,集落形成实验观察药物的诱导分化作用、PCR-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的端粒酶活性。结果显示:板蓝根二酮可抑制肝癌BEL-7402细胞及卵巢癌A 2780细胞的增殖,并具有诱导分化、降解低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和逆转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转化的能力。侯华新等采用MTT法研究板蓝根高级不饱和脂肪组酸有体外抗人肝癌BEL-7402细胞活性,结果经板蓝根高级不饱和脂肪组酸处理后的BEL-7402细胞生长速度明显减慢且软琼脂内集落形成率大大降低,并且降低BEL-7402细胞的锚泊非依赖性生长能力,使人肝癌BEL7402细胞恶性特征消失,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逆转的趋势,并可降低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并且还发现该酸可以致S180肉瘤的生长,延长H22腹水型肝癌小鼠的生命。因而板蓝根高级不饱和脂肪组酸具有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作用。应用板蓝根高级不饱和脂肪组酸对BEL-7402细胞处理后,在各个时间段端粒酶活性出现了明显的改变。细胞在生长增殖受到抑制同时,伴随有端粒酶活性的下降,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说明,板蓝根高级不饱和脂肪组酸可能是一种端粒酶活性抑制剂。3CL-8细胞是小鼠受病毒感染后诱导机体产生的一种永久性细胞分化反应细胞,致病性极强。用板蓝根注射液对小鼠白血病细胞体内外的杀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体外细胞培养时,50%板蓝根注射液对小鼠Friend病毒感染后诱导产生的3CL-8细胞有强大的杀伤作用,其最低作用剂量可达1:80;小鼠注射3CL-8细胞处皮下注射50%板蓝根0.2ml,1次/天,连续7天,对实体瘤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板蓝根中的靛玉红对一般癌肿生长和扩散程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肿瘤细胞生成有选择性抑制作用。有学者报道,靛玉红有抑制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作用,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有一定作用。实验结果证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靛玉红治疗后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骨髓幼稚细胞出现“核溶”现象,提示靛玉红对肿瘤细胞生成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抑制作用。此外,据报道靛玉红能增强动物的单核巨噬系统的吞噬能力。单核巨噬系统在机体免疫反应中起一定的作用,故靛玉红的抗癌作用可能也与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有关。因此,板蓝根具有抑制肿瘤活性能力,在临床抗肿瘤方面有潜在价值。

    (七)解热作用

    发热是温热病的主要症状。包翠屏等报道,板蓝根含片能降低伤寒、副伤寒三联菌苗所致家兔体温升高。林爱华等以细菌内毒素为致热剂,发现板蓝根F022部位对LPS所致免发热模型亦有良好的解热作用。

    (八)抑制血小板聚集

    温热病发展至一定阶段常见血小板功能亢进、内外凝血系统激活、血液流变性改变等血瘀证表现。板蓝根对二磷腺苷(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显著抑制作用、有效成分主要为尿苷、次黄嘌呤、尿嘧啶、水杨酸等。这些化合物对沟通中药的清热解毒药物与活血化瘀药物之间的联系起着某种积极的作用。

    (九)抑制单胺氧化酶作用

    日本学者Hamaue提出欧洲菘蓝中存在的靛红为单胺氧化酶的抑制剂,可增加小鼠尿及脑中的去甲肾上腺和5-羟色胺的浓度,小鼠喂食靛玉红2小时后的纹状体的乙酰胆碱和多巴胺的水平也显著增加。靛红可增加帕金森病的小鼠纹状体多巴胺水平。

    (十)致突变作用

    板蓝根应用于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实验。结果:板蓝根水煎液能明显诱发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和小鼠精子畸形,具有致突变作用。

     

    三、应用

    (一)板蓝根的临床应用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板蓝根抗菌谱较广,对枯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还能拮抗肝炎、乙脑、流感、腮腺炎等病毒,临床用途极广,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呼吸系统疾病

    板蓝根及其制剂是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性感染的常用药物,单方即可奏效。板蓝根片、板蓝根冲剂及板蓝根注射液广泛用于治疗或预防流感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毛细支气管炎、流行性腮腺炎等。如将榄果捣碎,用冷开水浸泡过滤,加入板蓝根注射液及防腐剂,可保存6个月。早中晚各1次。一周为1个疗程,连续喷2个疗程,预防上呼吸道感染。160例中有9例发病,其中普通感冒6例,咽炎3例。对照组140例中发病87例,其中普通感冒57例,咽炎21例,扁桃体炎9例。板蓝根针剂肌注,每次4ml,2次/日;片剂3片次,3次/日,口服;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

    2.消化系统疾病

    板蓝根作为肝炎的传统用药,预防及治疗病毒性肝炎效果确切,能较快消除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临床以复方治疗为多且疗效佳。随加减可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甲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等各种肝炎。李志华等运用板蓝根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取得较好疗效。另外,口服板蓝根冲剂可用于治疗复发性口疮、婴幼儿秋冬季腹泻及小儿肠炎。治疗病毒性肝炎:用板蓝根30g,栀子根45g,干品,水煎服,每日一剂,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53例均痊愈。

    3.皮肤科疾病

    板蓝根对多种病毒性皮肤病有较好疗效,如带状疱疹、玫瑰糠疹、扁平疣、尖锐湿疣、过敏性紫癜、结节性红斑、药疹等。沈建光等单以大剂量(120g)板蓝根水煎,分3次服用,治疗水痘34例,取得满意疗效。朱永辉采用无菌棉签蘸取板蓝根液(板蓝根注射液或中药板蓝根煎成的水溶液)局部外涂治疗带状疱疹患者51例,疗效显著,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4.五官科疾病

    关于板蓝根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临床多有报道,有中药复方煎剂,也有注射剂及滴眼液等,尤以注射剂作球结膜下注射治疗效果明显。关于板蓝根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廖振鸣采用板蓝根注射液0.5ml于患眼球结膜下注射隔日1次,治疗216眼,有效率76%,其中早中期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晚期和复发期。彭文英收治疱疹性口腔炎患儿31例,以板蓝根注射液2ml肌内注射辅以马鞭草(最好为鲜品)水煎液内服及含。全部病例均在6天内治愈,未发生并发症,口腔溃疡愈合比自然病程缩短,临床疗效显著。吴曙光用板蓝根注射液治疗单疮病毒性角膜炎4例,5只眼,疗效满意,无副作用。治愈或基本治愈:眼部刺激症状及角膜水肿消失,溃疡愈合,荧光素反应阴性或残留少数上皮小丘着色点,基质及内皮浸润水肿消失,裂灯角膜切面厚度正常或基本正常(KP)消失或整个消失,前房积脓消失。好转:溃疡愈合或部分愈合、病灶明显缩小,浸润水肿及KP明显减少。江蓉用干扰素联合板蓝根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结果治疗者一般在用药后37天,角膜刺激症状、充血、眼痛显著减轻、视力由治疗前0.2~0.3和0.5~0.6均恢复至0.8~1.0,治愈26眼,治愈率86.7%,有效4眼,有效率13.3%,无效或加重者为零,平均治愈天数10.6天。用板蓝根治疗的20眼,治愈12眼,治愈率60%,有效4眼,有效率20%,无效4眼,无效率20%,平均治愈天数16.8天。经统计学分析,用于干扰素联合板蓝根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疗效优于单用板蓝根治疗者(P<0.05,有显著性差异),且疗程明显缩短。板蓝根注射液为中成药,其中所含嘌呤、嘧啶及吲哚类成分,有干扰病毒DNA合成的作用,除少数发生过敏反应外,至今尚未发现任何毒副反应与干扰素合用,其安全性和抗病毒作用大为提高,从而增强了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

    5.口腔科疾病

    疱疹性口炎(HS)是一种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病。HSV-1侵犯机体时,炎细胞增多。当吞细胞增多时,产生内源性致热源,释放于血液,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发热,进而病毒引起口腔疱疹如溃疡。当用抗病毒药时,SHV-1复制减慢,体温降低,口腔疱疹和溃疡消失。彭文英收治疱疹性口腔炎患者31例,以板蓝根注射液2ml肌内注射,1日2次,辅以马鞭草(最好为鲜品)水煎液内服及含漱。全部病例均在6天内治愈,未发生并发症,口腔溃疡愈合比自然病程缩短,临床疗效显著。治疗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实验显示:板蓝根注射液和板蓝根冲剂均能明显降低体温,板蓝根的两个治疗组均有明显降低淋巴细胞比率和白细胞总数的作用,且其降低作用稍强于吗啉双胍组。以上说明板蓝根具有抗病毒药物作用的特点,且其作用略强于吗啉双胍组。

    6.治疗黄褐斑

    吴锐通过耳穴注射板蓝根注射液成功治疗黄褐斑。60病例基本治愈18例,显效26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有效率达到90%。

    7.治疗痛风

    周太廷应用板蓝根注射液治疗痛风40例,其临床疗效满意。治疗方法为:40例患者肌内注射板蓝根注射液4ml(2支),1日1次,30次1个疗程。用1个疗程者14例,2个疗程者20例,3个疗程者5例,4个疗程者1例。治疗结果:基本治愈,症状消失,血及尿液中尿酸含量正常,肾功能正常,连续随访2年以上无复发;好转,症状缓解,血液及尿液中尿酸含量接近正常,肾功能好转。

    8.治疗面瘫

    耿德军在治疗面瘫过程中,但见乳突痛,颌下淋巴结肿痛、咽痛以及舌质红,苔黄,脉形见数等头面上部火热症状,甚至久患面瘫,证情反复,兼有上述见证者,加用板蓝根一味,并加重其剂量,常可获得好的效果。

    9.治疗白喉

    板蓝根煎剂(10g/L)治疗12例白喉患者,疗效颇佳,对发热、声嘶、气滞等症状平均在用药后3~4天消失,且可使伪膜脱落,细菌培养转阴。用量:3岁以下每次20ml,1日1次,直至伪膜脱落及症状消失后3个月停药。

    10.治疗水痘

    板蓝根注射液2ml肌内注射,每天1次,用于18例小儿水痘患者,24小时内有7例体温得到控制,3~9天痘疹全部结痂。

    11.泌尿系统疾病

    李堪寿使用单味鲜板蓝根治疗泌尿系结石36例。结果表明:板蓝根治疗结石不但无毒副作用,而且其药源广,疗效显著。

    12.病毒性心肌炎

    马维勇等将197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复方板蓝根治疗组133例与对照组64例,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开放性试验。患者服用复方板蓝根颗粒(成分:板蓝根、大青叶、连翘、拳参),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说明复方板蓝根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是有效的。

     

    (二)板蓝根在兽医中的应用

    板蓝根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范围较广,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畜禽风热感冒、咳嗽、口舌生疮、疮黄肿毒、温热发斑、大头瘟疫、丹毒高烧及痈肿。与抗菌药联合应用可以增强其抗菌的作用,提高疗效。

    1.治疗家畜丹毒杆菌、巴氏杆菌感染

    各种家畜一次肌注板蓝根针剂0.1ml/kg体重,每天3次连续使用3天。疗效可达98%。也可以使用板蓝根、双花、地丁各30g,黄琴、柴胡、白芷、甘草各10g,水煎1000ml,按每10kg体重每次口服100ml,每天两次,连续使用3天。

    2.治疗仔猪黄白痢、猪痢疾、猪伤寒

    肌内注射板蓝根针剂每千克体重0.1ml,联合使用青霉素、链霉素、喳诺酮类等抗菌药,能增强家畜的抵抗力,减少耐药菌群的出现,治疗效果更佳。

    3.治疗家畜感冒发烧

    各种家畜每千克体重一次肌注0.15~0.2ml(0.5g/ml),联合使用青霉素钠[(1.0~1.5)万IU/kg],1天2~3次,连用3天,可以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

    4.治疗畜禽败血霉形体感染

    家畜每千克体重肌注0.1~0.2ml板蓝根注射液,联合使用恩诺沙星(2.5mg/kg)或泰乐菌素(5mg/kg),疗效比单用抗菌药提高20%。或给家禽用25mg/kg恩诺沙星加上200mg/kg板蓝根冲剂,连续饮水3天,疗效比单用抗菌药提高25%。

    5.治疗鸡痘

    用板蓝根汤(板蓝根10g、二花5g、连翘6g、栀子5g、赤芍3g、车前子4g。上药为10~30只鸡用量,1剂煎2次,合并药液)拌食,让鸡自由采食,3日后可获痊愈。

    (三)板蓝根在染料方面的应用

    目前市场上生产用的染料大都为化学染料,对人体有过敏性,从而产生伤害,且污染环境。而板蓝根叶中提取的蓝靛,是一种天然的绿色染料,不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同时,板蓝根叶本身就是中药,所以用其制成的织品具有这些植物的性能,它们在与人体皮肤接触过程中,内含物质会慢慢被人体所吸收,从而达到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故蓝靛的大量开发与应用将会是一大热点,

    (四)板蓝根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板蓝根有清凉去火、驱除病毒、提高免疫力、预防感冒等功效,在食品方面被大力开发,目前市场上已开发出了一种板蓝根植物饮料,是以板蓝根草本植物为主要原料,配合多种营养和多种功效的中草药熬制而成的低浓度的保健饮料。

    内容来源:《板蓝根生产加工适宜技术》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