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中药材大数据中心

云南省中药材大数据中心

    太子参种植指南:太子参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4-07-26 阅读数:338

    栽培技术


    (一)种植材料


    无性繁殖以芽头饱满、参体匀称、无分叉、无破损、无病虫害的块根作为种参。种子繁殖以母本纯正、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生长整齐一致植株的成熟种子作为种植材料。


    (二)选地播种


    1.选地


    选择丘陵坡地或地势较高的平地,以生荒地或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的地为宜,土壤应为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壤土,pH中性偏微酸性。忌选连作地。


    2.整地


    前作物收获后,将土壤翻耕25~30cm,每亩施入40%辛硫磷15g;约20天后,耕翻20cm以上,每亩施腐熟过的农家肥或堆肥1500~2000kg,耙细、耙均。栽种前,每亩用复合肥20kg、普钙50kg、硫酸钾15kg混合,撒入土中作种肥。


    作厢,厢宽70~90cm,厢长依据地块而定,一般不超过10m。坡地宜顺坡开厢,沟深约25cm,平地沟深25cm以上,厢面作呈龟背状,四周开好排水沟。地势低、排水不畅的地块宜采用高厢,反之则采用平厢,有利于浇水。


    3.播种


    (1)无性繁殖  在留种田里,边挖起块根、边栽种,宜选择顶芽健壮、完整无损、参体肥大、大小均匀、无病虫害的块根留作种根。播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500倍液浸种20~30分钟,取出沥干,用清水清洗残留药液,晾干表面水。播种方式有条播或撒播:①条播:在整平耙细的畦面上,按行距15~20cm,纵向或横向开沟,底宽5cm,沟深5cm,按株距3~5cm把块根播于沟内,芽头保特同一深度,然后耙平厢面,参头距地面2.5cm为宜,土质较黏的地块可浅一些,种完耙平地面;②撒播法:撒播在厢面上按株行距8cm×13cm或6cm×15cm,品字形摆放种参,参头(芽头)朝一个方向,细土覆盖厚度6~8cm,覆土后厢面呈弓背形,轻轻压实厢面土壤。每亩用种参约35kg,用种量不宜过大、过密,否则,参体个头偏小,影响产品质量。播种后,如果土壤干早,应在覆草后喷一次水。


     (2)有性繁殖 

    种子具有休眠,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让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越冬解除休眠,或低温(0℃左右)砂藏层积,层积时间为播种前45~50天进行,过早或过迟均不利于发芽,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进行,将种子与草木灰拌匀后,距地面约30cm均匀撒于畦面上。撒种量每平方米600~1000粒,播种量每亩2.5~3kg,覆土厚0.5~1cm。覆土后盖稻草或其他无草籽的杂草2~3cm,浇透水;出苗后,揭去盖草,当出现2片小叶时、用1%磷酸二氢钾喷施2次,间隔6~7天,3~5月进行间苗。


     (三)田间管理


    1.除草


    (1)杂草种类  太子参种植地杂草主要有马唐、棒头草、看麦粮、早熟禾、白茅、繁缕、凹头苋、马兰、毛茛、缕蒿、野塘蒿、铁苋菜、鳢肠、大巢菜、刺儿菜、黄花蒿、茵陈蒿、通泉草、辣蓼、羊蹄、车前草等21种,占杂草量的90%左右,因种植生境、前作不同等因素,田间发生种类和杂草群落组成变化较大。


    (2)防除技术


    根据太子参种植地发生的主要杂草种类、优势种及杂草群落组成,结合中药材生产要求,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关键时期及时进人工除草的防治策略。①农业防治技术:在土地耕翻时,拣除马兰、白茅等杂草的根茎;在太子参种植后,厢面覆盖稻草,保温保湿,控制杂草的发生和危害,盖草厚度以太子参能正常出苗为度。②化学除草技术:太子参种植后至出苗前15天、阔叶杂草子叶期、禾本科杂草苗期(11月下旬到翌年1月中旬),在晴天每亩使用20%百草枯水剂200m1+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100m1兑水50kg喷施厢面。在太子参生长期,使用选择性除草剂防除禾本科杂草,每亩用10.9%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30ml兑水45kg,喷施禾本科杂草茎叶。③人工除草技术:在太子参出苗后至齐苗期,及时选行一次人工除草(3月下旬至4月中旬),从太子参齐苗后至封厢前,田间见草及时拔除;在太子参生长封厢后,采用人工割除杂草。


    2.定苗


    4月中旬,参苗封行前拔除病株、弱株。


    3.追肥


    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一次追肥,每亩施钙镁磷肥约25kg、钾配约10kg、高效复合肥约20Kg,肥料均匀撒于厢面,宜在阴天或雨前施肥。4月中下旬进行第二次追肥,每亩施磷酸二氢钾约5kg,配成0.5%溶液进行叶面喷施,早晚进行。


    4.排灌水


    定期检查沟和厢面,清除沟中积土,保持厢面平整,大雨后及时疏沟排水;叶片出现轻度萎蔫时,人工灌溉,以距地面约10cm的耕作层浇透为宜,早晚进行。


    5.越夏管理


    留种地,6月底太子参地上部分枯萎倒苗,进入夏季休眠期,因此春季应在厢边作业道套种玉米遮阳,降低田间温度,利于种苗度夏,也可增加收人。玉米穴距20cm,每穴留2株,未套种玉米的作业道可种植大豆。


    6.种参保存


    (1)原地保存  将种参保存在留种地,10~11月份栽种时,挖出种参,去掉泥土即可栽种。


    (2)砂藏保存  7~8月份,挖出块根,选取种参,按砂与参3:1比例进行保存。铺一层砂,均匀撒一层种参,再盖一层砂,依次类推铺4~5层。存放在阴凉、干净、无污染的环境中,每半月检查1次,清除霉烂块根,栽种时取出。


    7.种子收集


    5月下旬、种子脱落后或待地上部枯黄例苗后、用特定功率的吸尘器收集散落在地上的种子,过筛或水漂等方法把种子与杂章、砂土分开后立即低温贮藏。


    (四)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1.防治原则


    太子参的病虫害防治应该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选育抗病性强品种、有性繁殖种苗复壮、科学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综合利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配合科学合理的化学防治,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农药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其次选用化学农药,防治时应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严格控制浓度、用量、施用次数,安全使用间隔期遵守国标GB8321.1-7,没有标明农药安全间隔期的品种,收获前30天停止使用,执行其中残留量最大有效成分的安全间隔期。


    2.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①培育无毒种苗:种子经0℃处理40天后播种,培育出不带病毒的实生苗,或用茎尖组织培养,培育无毒苗。②选择无病株留种:植株地上部分枯萎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③实行轮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4年,有条件的地区,实行水旱轮作或选择新开垦地种植。④加强田间管理:开沟排水、中耕除草、降低田间湿度,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及时铲除行间杂草和种子萌发小苗,促进厢面空气流动,增强光合作用,抑制病原菌的萌发、滋生和传播。⑤合理施肥: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增强抗病力。


    (2)物理防治  用简单工具或光、热、温度及动物的趋性能来防治病虫害。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达到降低田间落卵量;利用虫对糖、酒、醋的趋性进行诱杀;在幼虫盛发期进行人工捕杀幼虫;播种前深翻晒土杀虫灭菌。


    (3)化学防治  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农药品种,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等国家及行业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农药使用必须遵行科学、合理、经济、安全的原则,控制使用次数和用量。


    来源:书籍《太子参生产加工适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