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中药材大数据中心

云南省中药材大数据中心

    赤芍种植指南:赤芍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2024-08-05 阅读数:297

    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赤芍以根入药,入土深,应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地,最好为黄砂土地,不宜选用低洼积水地、黏土地。坡地种植时,应选在阳坡,以坡向东南向为宜。土壤有机质含量1%左右,pH值6.5~7.0,保肥保水能力较强,通透性能良好的土壤或轻土壤。选择在马铃薯,豆类作物或禾科作物等茬地为宜,不应选择甜菜、向日葵茬地。


    对种植赤芍地块,一般在秋季进行深翻整地,翻地深度45cm以上,翻后田间打埂整平耙细,有条件可做成规格小畦,c宽5m左右,长随地块长短而定,整地时畦内清除根茬碎石,田面整平耙细。


    (二)繁殖方法


    1.大田直播法


    (1)种子直播技术


    ①种子来源  赤峰地区赤芍种子来源主要是通过药材市场采购获得。


    ②种子处理  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药剂拌种。拌种的主要药剂有多菌灵、退菌特、波尔多液等杀菌剂,使用时可按说明用其中一种农药进行拌种。


    ③苗圃地选择与苗床准备  选择有排灌水条件的砂质壤土作苗圃,秋季将土地翻耕后,建成宽畦,畦长5m左右,宽2~4m,畦高10~15cm,做好畦后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00kg(或生物有机肥500kg)作底肥,然后进行翻耕让土壤沉实,再整平耙细。


    ④播种  采取春季播种,清明前后为适播期,播前7~10天施入除草剂。条播行距40cm,沟深5cm左右,用镐开沟为宜。每亩播入种子3~4kg(发芽率达70%以上),隔年种子不宜使用,覆土厚度2~3cm,为保持土壤墒情,播后要及时镇压或人工踩垄。以后根据气候情况再踩1~2遍,防止土壤失墒芽干。保持表土干松。


    注:利用种子直接播种到大田的栽培方法,由于其种子发芽率低,出苗时间长,浪费土地及人力物力,目前已基本不被用于生产。


    (2)芽头繁殖法


    ①种芽的选择  于6月下旬是收获赤芍,先将赤芍根部从芽头着生点下3~4cm处全部割下,然后加工成药材,所遗留的即为芽头。再选择形状粗大,发育充实,芽饱满,无病虫害,不空心的健社芽头,按其大小和芽的多少,切成数块,每块含有芽孢1~2个为宜,留作种苗用。如果主根不壮,分叉多,长出的侧根多而细,质量不佳,过短,养分不足,生长不良。


    ②种芽的处理  留的种芽应选阴凉干燥通风的室内存放,其切口处用草木灰或硫黄粉涂抹,或是直接风干使其切口愈合,防止细菌人侵。晾1~2天,使根变软,栽植时不易折断即可。用稻草洒湿遮盖。贮藏地不宜朝阳,并且堆放过化肥、农药、石灰等化学物品或是水泥地面均不宜作贮藏地。


    ③定植栽培  选择在秋分后、立冬前进行定植。可采用大垄栽培,在垄上开沟,将选好的芽头按株距30cm、行距50~60cm栽种,芽朝上,用少量土固定芽头,再用腐熟饼肥或有机肥料施入沟内,覆土后稍压即可。


    2.播种育苗法


    (1)种子收集与处理  赤芍种子一般来自留种田,赤芍留种一般需用5年左右才能收获,果实7月末至8月中上旬成熟后收获。赤芍收后果实在室内摊平,促进种子后熟,5~7天后用阳光暴晒、脱粒。赤芍果实内寄生食心虫,严重影响种子品质,可于7月份开花季节用氟氰菊酯熏蒸防治。种子宜趁鲜播种,如果不能趁鲜播种则要冷藏或保鲜砂藏,切记不可晒干,干种不出苗。


    由于部分地区并没有大面积栽培,故当地农户则是通过采集野生种子的方式进行人工栽培。野生赤芍通常在7~8月开花,采收后按照留种田种子处理方法进行处理与贮存。


    (2)播种  每年春季进行播种育苗,采用高畦播种,在畦面横向开沟,沟深3cm,行距20cm,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覆土踏实,浇透水,再覆盖2~3cm厚腐熟牛、马粪,用白色塑料布盖严。翌年5月中旬去掉塑料布。一般采用机械播种。


    (3)苗圃管理  播种后,经常检查苗床,观察苗床墒情和出芽情况,如遇干旱,及时浇水,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喷灌,保持土壤合理墒情。栽种后,次年5月开始出苗,每年5~6月追施农家肥1次,冬季在畦面铺圈肥或土杂肥以保安全越冬。头两年幼苗矮小,在畦面铺上圈肥,不仅增加肥力,并抑制杂草的生长。当苗4~5片复叶时进行间苗和定苗,间苗标准为成苗20万~35万株/亩,苗间距3~4cm。


     (4)大田移栽 

    以在苗床上培育3年的种苗进行移栽为佳,若选择在春季栽植,应选择在土壤5cm深处地温稳定在5~8℃时进行。秋栽一般选在8月下旬9月上旬进行移栽,行距50~60cm,株距25~30cm。移栽时将种苗地上部分剪掉,顶芽朝上放入沟中,使苗根舒展。盖土4.5~5cm,踩实。移栽后及时浇透水。如条件允许,可在床面上覆盖一层稻草。


    田间管理


    (一)中耕除草


    中耕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地通透性。早春中耕既保墒又提高地温。雨季松土能加快水分蒸发,减少土壤湿度,利于根生长。中耕一般在芽头出土后进行,浅耕3~5cm,切忌株旁松土,以免损伤芽头和幼根,影响生长。以后定时松土,及时除草,保持土壤疏松无杂草即可。


    栽种后,头两年幼苗矮小,最好在畦面铺上圈肥,不仅增加肥力,并抑制杂草的生长。后第2年红芽露出后,应立即中耕除草,此时的赤芍根纤细,扎根不深,不宜深锄。5、6月各中耕除草一次。


    (二)培土、灌溉


    每年冬季在清理枯枝残叶的同时,应培土1次。于每年10月中旬地冻前,在距地面6~9cm处,剪去其枝叶,并于根际处进行培土,厚约15cm,以防止越冬时芽露出地面枯死。在夏季高温干燥时期,也应适当培土抗旱。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灌溉。多雨季节,要及时排水。


    (三)摘蕾


    现蕾时,选晴天将花蕾全部摘除,以利根部生长。留种的植株,可适当去掉部分花蕾,使种子充实饱满。


     (四)修根


    修根是提高芍药质量的有效措施,将芍药主根2/3 的泥土扒掉,用小刀割去主根上所有侧根及芽头下的细根,然后再培土。


    病虫害防治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选用抗性品种,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科学施肥等栽培措施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配合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防治,将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农业安全使用间隔期遵守GB/T8321.1~7,没有标明农药安全间隔期的农药品种,收获前30天停止使用,农药的混合剂执行其中残留性最大的有效成分的安全间隔期。


     来源:书籍《赤芍生产加工适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