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云南省中药材大数据中心

云南省中药材大数据中心

    甘草国际标准发布

    发布时间:2025-02-21 阅读数:285

    内容来源:新时代本草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LAzNToXYfUnAckAhZA3AmA


    2024年12月,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康传志研究员团队牵头制定的《中医药-甘草》国际标准(ISO)正式发布(ISO 19025:2024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Glycyrrhiza uralensis, Glycyrrhiza inflata, and Glycyrrhiza glabra root and rhizome),标志着我国在中药材国际标准化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再添“中国方案”。

    作为“众药之王”的甘草,素有“十药九草”“国老”美誉,不仅是调和百药的中医瑰宝,更是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及轻工业领域的“多面手”。其全球年贸易额超20亿美元,我国作为传统甘草资源大国,凭借高含量有效成分和优良品质在国际市场享有盛誉。甘草药材基原植物包括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 L.)和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
    然而近年来,野生资源锐减与国际贸易竞争加剧的双重挑战日益凸显。海关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甘草进口量攀升至1.2万吨,进口额达1200万美元,较三年前增幅超70%,资源缺口持续扩大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此次发布的《中医药-甘草》国际标准系统规范了3种基原植物的性状特征、显微鉴定、有效成分检测及安全性评价等核心技术指标,聚焦质量一致性与临床安全有效性双重目标,为全球甘草产业提供科学严谨的质量控制范式。标准实施后,将有效提升我国甘草产品的国际话语权:一方面通过统一质量评价指标,强化“中国甘草”品牌效应,以技术标准巩固品质溢价优势;另一方面推动建立规范化生产体系,促进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为破解“高产国变净进口国”困境提供技术支撑。该标准填补了国际空白,将带动我国甘草出口附加值提升20%以上,同时为全球超50个甘草贸易国提供质量安全保障。随着中医药“走出去”战略深入推进,我国主导的中医药国际标准已突破90项,持续为全球传统医药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感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杨健副研究员、何雅莉助理研究员、闫滨滨助理研究员,中南民族大学付海燕教授、陈亨业副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杨野教授,以及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岗站专家对本标准的帮助和支持。